炉房社区:魔芋春种正当时
发布日期: 2025-03-14 | 来源:炉房乡| 访问次数:

3.jpg

眼下,正值魔芋种植时节,巧家县炉房乡炉房社区村民抢抓农时,积极开展魔芋播种,为今年魔芋生产再获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3月以来,在炉房社区的半山和化桃箐2个村民小组田地里,农用车忙碌地将魔芋种子运送到田间地头,村民们早早投入魔芋种植工作中,翻土、开沟、消毒、施肥、播种、盖土,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忙碌的景象为春耕生产增添了一抹浓厚的色彩。

“沟底撒一层消毒粉,再放魔芋种,种子不要直接放到肥料上面,覆土时稍厚一点……这种种植模式,有利于隔离病虫害的传播,精准地针对魔芋施肥,降低后期管理成本,容易采收,魔芋不会受到误伤。”在魔芋种植基地的技术人员介绍。

技术人员先后深入魔芋种子存放仓库和魔芋种植基地为魔芋种植户提供面对面的指导服务和技术支持,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村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他们精选种子,注重消毒处理,科学安排种植密度,合理施肥,有效预防和治疗病虫害,从而确保魔芋的健康生长和高产,有望种出高质量魔芋。

 4.jpg 

炉房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兴贵带领村民在魔芋基地里干得热火朝天,对发展魔芋产业促进增收充满信心。据王兴贵介绍,今年,他们在炉房社区半山和化桃箐2个村民小组流转了200余亩土地连片种植魔芋。从3月初开始种植,预计再过一个月就能全部种完。从贵州毕节引进已消毒处理的魔芋种子,从前期的种植、中期的田间管理和后期的采收,公司技术人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还与公司签订了魔芋销售合同,不用愁销路。

“基地里,除了种魔芋,后期还要套种玉米,这种套种模式有利于提高魔芋产量。魔芋是一种喜阴的农作物,我们采用玉米来套种魔芋,玉米能够给魔芋遮阴,同时玉米也有产量,实现一地双收。”炉房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兴贵说。乡里有了产业,村民也就有了增收渠道。产业发展,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群众收入,也为当地老百姓找到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现在国家的政策变得更好了,我们土地经过流转增加了收入,社区种植大户引进魔芋种植,我们在魔芋基地干活,一天能挣100元,收入得到改善,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钱。”炉房社区瓦窑小组村民杨官梅说。

魔芋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种植、管理、采挖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参与。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实现了增收。同时,技术人员还来到田间地头积极传授种植技术,动员村民自己发展种植,并由公司统一收购,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

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近年来,魔芋市场需求旺盛,炉房乡多举措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引进魔芋种植,坚持种植大户示范引领,通过引进技术指导、流转土地、补齐短板、统筹推进,为魔芋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魔芋产业发展也带动当地群众就地就近务工,为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巧家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务热线:0870-30260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运维联系电话及邮箱:0870-2138980 szftg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62202000108号 滇ICP备1700423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62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