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巧家县大寨镇小寨村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通水试运行,有效解决了海口社区、小寨村季节性缺水的难题,提水工程让群众灌溉用水不再愁。
据了解,大寨镇小寨村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预算总投资861.04万元,申请上海援滇项目资金800万元,建设自然能(水能)提水站1座(2台),主要解决项目区经济林灌溉用水。该项目位于海口社区小田河海拔978.5米处,修建取水口进行设备动力取水,水经过取水口过滤后进入动力管道然后到达海拔922米处的自然能提水设备,设备利用56.5米落差以及小田河中0.2立方米每秒的水能作为动力来源,通过能量转换,从而将水通过DN133无缝钢管和DN89无缝钢管提到海拔1775.5米处的高位蓄水池。全程不用油、不用电,且无需专人看守,运行成本低。
小寨村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覆盖海口社区、小寨村2个行政村(社区)12个村民小组621户2286人,覆盖花椒、核桃、芒果等经济林3500亩,为村民解决了季节性灌溉水稀缺问题。
小寨村、海口社区地处金沙江右岸干热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农业生产灌溉用水缺乏,季节性缺水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该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项目区农业生产用水问题。
海口社区、小寨村主要经济作物为花椒,在花椒发芽开花时,正值干旱季节,花椒产量较低,品质较差,严重影响花椒的价格。项目实施后可让花椒有水浇灌,将极大提高花椒产量及品质。
“东西部协作建设的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能有效解决我们村冬、春两季灌溉用水难的问题,对于灌溉花椒、蔬菜等都非常方便。”1月3日,小寨村肖家湾村民许文贤正拉着水管在菜园里浇水,据她介绍,往年的这个季节非常干旱,根本没有灌溉用水,花椒的长势和产量都不太好,有的甚至干枯死了。今年有了灌溉用水,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除了花椒树长得好外,菜园里的蔬菜也长得很旺盛。
据悉,大寨镇小寨村自然能提水工程项目是上海市普陀区在巧家援建的第三个自然能提水项目,通过沪滇协作为巧家高二半山区缺水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提高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的收入,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巧家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政务热线:0870-30260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运维联系电话及邮箱:0870-2138980 szftgx@126.com
滇公网安备53062202000108号 滇ICP备17004231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6220001